资产管理行业如何根据促进“双循环”定位和创新
文/巴曙松
2020-12-16 14:44:21
在逐步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的过程中,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资产管理行业的助力不可缺席。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尽管在各国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下,世界经济秩序已经逐步恢复,但疫情也使得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受到冲击,部分国家逆全球化的思潮兴起,全球化格局将迎来新的重构。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上一轮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深度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分工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中国需要充分梳理并正确把握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身内需市场巨大、产业链完整等优势,适应新一轮全球化带格局重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长远改变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结构。

在逐步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的过程中,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资产管理行业的助力不可缺席。如何在“双循环”格局下明确自身定位与创新,对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意义巨大。

首先,在重构国内产业链、补齐短板,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方面,资产管理行业大有可为。

要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我国经济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的重构和完善,尤其是要解决“向上发展”的问题,不仅需要在“卡脖子”技术和相关的产业领域迎头赶上,更需要持续地形成创新能力并向产业领域转化。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也快速成长并发展壮大,成为“新经济”的一部分。这些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降低了市场的沟通与交易的成本,促进了资源更为有效的配置,推动了更为广发和有深度的消费市场的形成。

在产业链升级、新经济兴起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将会发挥出愈发明显的作用。处于培育和成长阶段的“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往往具备“技术密集型”或“轻资产”的特征,其融资需求与资本市场的特征匹配性更高。一个完善而健全的资本市场,有能力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时为新经济、新业态提供更为关键性的支持。眼下,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也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在“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指导下,建立了科创板、沪深港通、债券通等基础设施,并逐步推进注册制等制度改革,持续朝着建设更开放、更法制化、更市场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推进。

作为根植于资本市场、提供直接融资的“主力军”,资产管理行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并不断适应国内大循环主体构建对金融服务提出的要求。自资管新规颁布实施以来,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向主动化、净值化方向转型明显;伴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社会“无风险利率”实际降低,股性融资市场规模和资产管理机构中涉权益类产品占比均在扩容和提升。在此过程中,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面临着极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如何深化对于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理解能力、提升定价能力和风控能力,从而在资本市场上遴选出优质的标的,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为持有人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其次,帮助居民群体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和红利,培育有利于内需增长的财富效应,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功能。

要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有效提升内需,并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需要伴随着财产性收入提升得到切实的增长。相较于传统的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模式能够更充分地让居民分享经济成长的红利,而资产管理行业就是最为重要的中介和载体。

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资产管理行业在居民财富管理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央行此前的调查数据也表明,相较于房产,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居民财富管理中所占有的比重依然偏低,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更为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使得资产管理行业对于长尾客户的挖掘也愈发深入,从客群覆盖的广度和精细度上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依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红利,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在此过程中,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加强产品设计能力,提升对投资者的了解、服务能力,能更为广泛和精确化地为持有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以提升资产管理产品在居民财富配置中的比重?如何建立更为健康和富有远见的行业文化,在能够切实匹配上信托责任的同时,吸引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并沉淀在资产管理行业和资本市场之中?

再次,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升,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格局的必然要求。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一批能够覆盖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商业主体,并充分参与到全球要素和商品市场的定价之中。这也必然要求我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国际化程度得到相应的提升。近年来,中国坚定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升,人民币资产正日益受到更多全球资本的关注和重视;新冠疫情爆发后,以美联储为首的部分全球主要央行采取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及扩表操作,进一步凸显了人民币资产的相对价值。如今,持续流入的海外资本不论在中国权益市场抑或中国固定收益市场上,均已经逐渐成为了不可被忽视的市场参与者。

在此过程中,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大幅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不少海外资产管理机构选择以独资或者合资控股的形式参与到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之中;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资产管理机构逐步走出去的身影,越来越多的中国资产管理机构选择在中国香港或者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拓展国际业务,逐步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定价之中。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国际化,既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中所蕴含的机会越来越受到全球资本的重视,也意味着中国资产管理机构在各种能力上需主动比肩境外一流资产管理机构,“与狼共舞”。我们有理由坚信,更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环境将推动中国资产管理机构加速积累经验,在学习中进化,逐步拓展视野,提升管理效率和风控水平。

“双循环”格局的逐步形成,将会产生出极其深远的影响。当前,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正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和关注,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很可能正处于一个大时代的前沿,在未来的数十年里,我们应该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变迁,也可以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更为波澜壮阔的发展。多年后回望,我们或会庆幸于见证这一切的发生。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