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姐加仓京东,新型实体企业迎来价值红利期 | 公司观察
文 | 梁沐 编辑 | 李奥
2021-08-26 19:26:58
京东新型实体企业的定位和特质,不仅来自于过去,更是在布局未来。
2021年半年报发布的密集时刻,我们发现, “风向”明显变了。

阿里巴巴的财报淡化平台属性,强调包括天猫超市、盒马在内的直营业务,并在股东信中提出阿里致力于“成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更好的公司”。腾讯则在8月18日财报中特别强调了微信在助力中小微经济、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财报发布当天宣布增加500亿元投资,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在诸如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
大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流量红利见顶,平台经济监管趋严,中国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正在寻找下一个红利增长点:以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
在这个方向上,京东集团(JD.O;9618.HK)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用《人民日报》8月12日的一篇文章中的说法是:以实助实。
在8月23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京东强调,“京东作为一家兼具实体企业属性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与平台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京东近日发布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全景图》从两方面对这一定位进行了阐释:一方面具备实体企业的基因和属性,能够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另一方面则具有数字技术和能力,有丰富的场景化应用,通过大量实践成为相关领域数字化升级的表率。
从刚刚发布的季报中,也不难找到这一定位的依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02618.HK)运营约1200个仓库,仅过去一年新增仓库数量450个,相当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的建仓数量。这一惊人的增长背后,是京东抗住盈利压力,对物流和自营商品持续的重投入,更是对在社会价值方面的深远布局。
财报还显示,京东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由去年同期的50亿元减少到了3亿元。京东解释称,这是 “由于对扩大就业规模、员工薪酬福利、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并让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非公认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为净利润46亿元,与去年同期59亿元相比下降22.03%。
财报发布后的市场反应表明了投资者对京东的信心大增。8月23日美股收盘,京东(JD.O)涨3.32%至65.73美元。8月24日港股收盘,京东(9618.HK)大涨14.94%,涨幅为近一个月以来最高。财报公布后,今年一直在抛售中国科技股的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凯西·伍德(Cathie Wood)回购了 164,889 份京东的ADR(美国存托凭证)。
第一上海证券驻香港策略师 Linus Yip对彭博社表示,虽然投资者仍对监管感到担忧,但京东的收益“已部分抵消了部分担忧”。“如果投资者想持有 6 个月或更长时间,估值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在情绪动荡且显撕裂的市场中,京东新型实体企业的特质正在凸显,其“重资产”模式正在迎来收获期,通过技术、仓储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叠加其供应链一体化龙头的行业地位,它对未来的一系列布局将有效抵御波动,在今年下半年及未来实现坚实且长足的增长。
京东财报的优秀表现背后,有几个点值得深入研究:1)一家企业如何抗住盈利压力超前布局未来?2)它如何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年代,靠实体经济的扎实底色跑出来?3)供应链和数智化解决方案如何助推其新增长曲线?
1
“重资产”模式超前布局未来
相对平台经济企业,京东从一开始就采用了相对重资产的模式,以自营模式为主、在物流和供应链端进行了大量投入。


2007年,京东开始自建物流;2012年正式注册物流公司;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自建物流是京东与阿里巴巴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其特色就是“以储代运”。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约1200个仓库,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约2300万平米(包含云仓生态平台的云仓管理面积)。京东物流在全国28个城市运营了3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今年上半年就新增6个。

上半年,京东物流还通过和中铁快运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开通跨境包机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物流基础网络布局。
在下沉市场方面,京东物流不断将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下沉,服务实体经济,为社会创造价值。上半年,京东物流持续拓宽在区县、乡镇以及偏远地区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超200个城市实现分钟达,92%的区县和84%的乡镇实现当日或次日送达。

近日,京东货运航空公司已获批,这意味着国内物流行业正式进入大航空时代,也意味着京东在航空物流上的布局“格局”更大了,将进一步提升其“硬核基建”的运转效率,给供应链的智能化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除了物流上的空前投入,京东之“重”还直接体现在员工数、线下门店数上。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体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员工数近40万人(上市公司部分除兼职人员以及实习生外超过32万名员工,位居民营企业前列),较去年同期新增了近12万人,员工薪酬、福利待遇稳步提升。
其中,京东直接聘用超过25万名一线员工,拥有数万家线下实体门店,涵盖七鲜超市、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车会、京东大药房、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等多种线下业态。
京东在物流业务和直营模式上的投入带来了营收规模和活跃购买用户数量的飞跃式增长。二季度京东营收2538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京东零售商品收入2196.8亿元,同比增长23%;净服务收入341.1亿元,同比增长49%。两项数据的同比增长都远超阿里。
截至今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3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了1.15亿,单季新增3200万创下历史最高增量。这其中,超过70%的活跃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被送达三至六线城市。
在《财富》杂志近日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首次进入榜单前100名的京东以2020年营收1080.87亿美元排名第59位,比去年提高43位,同时保持了它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排名最高的地位。
2
数字为翼、产业共生
数字技术和能力是新型实体企业所强调的另一个重点。在吴军写的《智能时代》里,他提到一个观点,“互联网+”是一个热词,但他觉得“+互联网”更为合适。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成为新的技术动力。
自从2017年提出全面向技术转型,在大概四年半的时间里,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00亿元。对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场景融合创新的持续研发投入,给京东带来了浓厚的科技底色,这些投入无疑让京东生长出坚实且覆盖全国的产业供应链。
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京东的“新”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扎实且与时俱进地推进技术与服务。没有技术的持续投入和更迭,就没有供应链的升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在自营商品达到9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将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1天,这一数字已经优于国际电子零售巨头亚马逊(AMZN)的33天,同时履约费用率降至5.8%,再创历史最优水平。
全球领先的运营效率背后,是京东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等智能决策技术持续提升智能供应链能力。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智能供应链每天要给出超40万条补货、调拨等供应链智能决策,京东与64%的自营供应商实现了智能供应链协同,正是基于智能决策的预售前置,从而在200个城市实现分钟级送达。

京东出色的智能供应链优势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决策、调配等能力,更通过京东云强大的科技底色融入了零售等物流供应链中,为实体经济、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加速助力。

京东云作为最懂产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目前已经为1300多家大型企业,120万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京东的技术服务也成为了继交易和服务之后,公司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目前,京东云已推出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依托云舰开放应用市场,京东云还发布行业首个全面开放的PaaS生态“云筑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云舰操作系统有两大核心特性:企业级与全面开放。这就意味着,通过双向开放与全面兼容,曾经长期在最复杂的供应链场景深耕的京东云服务,将进一步在企业端实践中释放能量,创造社会价值。
在此前的2021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与AI事业部负责人周伯文表示,“千锤百炼、产业共生”是京东云为产业提供数智化服务的最佳注解。京东云是从京东二十多年数智化供应链实践中锤炼而来,为客户服务到“千行百业”中去,天生是“最懂产业的云”。
京东云也正基于TIES模式【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服务(Service)】打造最强的产业云、最低碳的云、最开放的云、最增值的云这“四朵最强的云” 。
3
 “以实助实” 带来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双向转换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坚实的基础,有着最庞大的就业群体。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强调了落实社保问题,做到“应保尽保”,依法合规用工。
由于大部分快递公司的网点都采取加盟模式,快递员很少有五险一金,劳动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而采用直营模式的京东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快递缴纳提供保险等保障。除了五险一金之外,京东还为所有配送员额外购买了意外险等商业保险。
财报显示,二季度京东的员工薪酬福利开支达到了198.3亿元,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为26万一线员工支付的月平均工资支出超过1.1万元。物流用工成本的急剧上涨也是此次京东第二季度重回利润稀薄时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东近日还宣布,自2021年7月1日开始到2023年7月1日,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京东对于未来劳动力的投入和布局实体经济的稳固决心。

凭借扎实的零售和物流基础设施,领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创新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服务能力,京东无论在乡村振兴、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还是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的实践中,都在以技术外溢推动为更多实体产业提供升级迭代支持。
在助推乡村振兴中,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基础,从打造新基建、发展数智农业和物流、建设数字乡村等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高品质农产品正向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计划三年内带动农村实现10000亿产值,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面向大型企业,京东发挥供应链与技术服务能力的优势,为满足汽车、能源、机械、家电等众多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做“数字大脑”力促提质、降本、增效。
对于中小微企业,京东通过供应链提供选品、运营、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拓展线上运营能力,实现引流增收。2020年,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京东发布了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满天星计划”,在全国各地启动“一城一策”式专项服务。截至今年6月,该计划已覆盖全国26个城市,支持近25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京东物流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336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65.6%,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9万,同比增长58.7%。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超50%。
高速物流网络之外,新一轮产业革命还有一个重要的展开维度,那就是大规模创新工业化。京东为合作伙伴打造的C2M(用户直连制造)反向供应链正是这样一个创新的定制体系,即从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出发驱动生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定制化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和制造业转型。
目前,京东已为超过1000家制造企业打造C2M反向供应链,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服务超过10000家品牌及工厂等制造企业,帮助制造型企业提升新品开发能力、开拓市场,同时优化市场产品供给,助力供给侧改革。
技术发展的目的不是替代人,而是更好地服务人。京东在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上的积累和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性洞察,正持续转化为促进就业、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持续释放社会价值。在中国经济治理结构从追求增长转向平衡增长与安全之际,这种社会价值也将体现为更大的商业价值,成为获得长期投资者青睐的重要理由。
文 | 梁沐
编辑 | 李奥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