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2021:逆水行舟,动能换挡 | 公司观察
文 | 夏牧荑 编辑 | 李奥
2021-12-31 10:21:36
在内外部压力背后,能清晰看见一家龙头险企的对寿险业务的改革决心和对新增长引擎的打造之力。
在通往“百年老店”的路途中,中国平安已走过了三分之一。

做一家"百年老店"既要在巅峰时期保持敬畏之心,时刻有危机意识;也要在低潮时期扛得住风浪、守得住信心,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准备下一次的冲锋。
2021年,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中国经济核心资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遭遇了多轮市场风格轮动冲击。
作为市场的先行者,市场乃至业绩的压力、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深刻重构、进入深水区的寿险改革的复杂和难度……考验着这家龙头险企对前瞻性布局的战略定力。它如何逆水行舟,为下一轮爆发蓄能?

1

夯实底层商业逻辑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平安的集团总资产首次突破10万亿元,位列全球保险集团品牌和资产规模榜首。与此同时,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数超过2.25亿,较年初增长3.1%;其中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达8774万,占比提升至39.0%。
在保险行业的整体转型阵痛期,平安仍能继续前行,主要得益于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模式。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各板块之间可以相互协同,相互推动。这些板块包括,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及平安融资租赁等。在这一模式之下,中国平安的商业逻辑是 "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
对于平安来说,在寿险改革进入深水区之际,其他板块的增长,推动了"中国平安"这艘大船继续逆水行舟,保持前行。
中国平安多年来一直维持着稳定的业绩增长,这也是它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数字显示, 2012年以来,中国平安实现了资产、收入、利润、纳税等指标年均逾20%的复合增长。
尽管今年寿险业务增长放缓,但是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仍然实现归母营运利润1187.37亿元,同比增长9.2%。
这主要是由于其他业务带来的多元化利润增长,有效分散了风险,平滑了波动,带动公司整体运营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0.2%,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长30.1%,资管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42%,科技业务同比增长52.5%。
平安寿险改革也初见成效。在平安寿险改革的试点中,备受关注的新业务价值三季度环比提升5%,人均新业务价值三季度环比提升12%。2021年上半年,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9,350元/月,同比增长 23.8%。尤其是钻石队,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5倍以上,收入约为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5倍。
截至11月,从保费收入来看,中国平安仍然是稳坐行业第一名,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916.2亿元。
困扰中国平安已久的华夏幸福债务问题也已利空出尽。9月30日华夏幸福高公告债务重组方案,将通过各种方式安排清偿债务。中国平安是华夏幸福的第一大股东及主要债权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减值计提359亿元,对归母净利润影响为208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上半年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的35%。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816.38亿元,同比下降20.8%。如果没有相关计提,平安的归母净利润将保持正增长。此后,中国平安已无需再为此事件计提,甚至有可能出现返还。平安在华夏幸福方面的风险已经充分释放。
总体而言,在资产基础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中国平安的底层商业逻辑在不断夯实。
2
发力医疗健康生态圈
2021年,中国平安将健康医疗作为其"价值增长新引擎",并将"医疗健康生态"作为平安长期战略的核心之一。
在这一战略的引导下,平安通过14家单位有机协作,全面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医疗产业各环节参与者,包括医疗管理机构、用户、服务、支付、科技端。
2021年8月,中国平安获批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平安最看中的是方正集团旗下的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寄望于通过北大医疗下属优质医疗资源,与平安的综合金融、医疗科技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
10月28日,中国平安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挂牌成立,该中心将分别依托北大国际医院和平安龙华医院等,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等全闭环健康管理服务。
2021年中国平安将旗下互联网医疗的独角兽公司平安好医生的App升级为"平安健康",全面开启付费问诊服务,并完成了对健康档案、就医服务、健康管理、消费医疗产品、健康商品等全品类服务的覆盖。
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月间,平安健康累计付费用户达到3210万,同比增长69.6%。截至9月末,平安健康注册用户数突破4亿,累计咨询量近12亿,与18.9万家药店、超4000家医院、约1700体检机构、1800+健康机构建立合作。
C端之外,平安又将目光转向了B端。中国平安将美国"联合健康"作为其B端模式样板。简单来讲,联合健康的商业模式是"保险+健康",可以简称为HMO模式(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最大的特征就是医疗和保险协同运作,并采取分级治疗制度。为客户提供的不再是单一保险产品的风险经济补偿机制,而是通过差异化医疗服务,建立起"前端健康管理、中端专业保障、后端高效解决"的综合性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这一模式,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医疗费用报销路径,系统会自动结合保险进行报销,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过度医疗。
联合健康的经验也显示,健康服务相对于保险能够提供更高的利润。2020年,联合健康的保险业务营收占比为60%,贡献了55%的营运利润;而仅占四成的健康服务业务却贡献了45%的营运利润。
截至目前,平安的医疗生态圈和金融主业的协同性已经逐步显现。数据显示,在平安超2.25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3.2个,客均AUM近4.0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2.9倍。
2021年,平安医疗板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赋能超4.3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112万名医生及322万慢病患者。
3
坚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第一大保险公司,平安从没有将眼界困于当下或困于经济效益,而是坚持履行一家"百年老店"的社会责任。
2021年中国平安综合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累计投入逾5.7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度参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其中,中国平安累计向实体经济投入保险资金1.23万亿,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建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发展。
截至三季度,平安银行授信总融资额达4.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在新增投放企业贷款客户中,民营企业客户占比超过70%,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2%。平安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总额达200亿元。此外,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达逾3620亿元,同比增长28.5%;累计为近1620万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借款服务,零售信贷业务新增贷款超80%流向小微企业。平安证券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直接融资达3151亿元。平安信托为民生项目及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达3500亿元。
2021年,中国平安继续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快速应对多地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在"7.20"河南特大暴雨中,平安产险调派理赔专家185名、救援车辆651台;开辟快速理赔通道,实施无差别救援;向参与救援的一线人员无偿提供专属保险保障。截至2021年11月30日,平安寿险理赔结案382万件,赔付金额达370亿元。平安产险理赔结案6257.18万件,赔付金额1235.81亿元。平安养老险理赔结案1386万件,赔付金额达167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正在全面布局双碳、绿色领域。
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2030年实现碳中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拉动了中国经济最新一波投资红利。中国平安从保险、投资、信贷及绿色运营和公益领域积极响应这一政策。4月,中国平安全面升级绿色金融行动,承诺未来绿色投资规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绿色信贷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远景目标是,2025年实现投资+信贷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截至三季度,平安绿色投资规模达2088.86亿元、绿色信贷规模达532.78亿元,前三季度绿色保险保费收入达251.09亿元。
平安的绿色金融行动涉及众多业务板块。平安银行成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专项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平安人寿参与国内新能源电力领域最大股权融资"中广核风电公司增资"项目,投资总额20亿元。平安证券发行首批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平安信托、平安普惠、平安租赁12月14日宣布联合成立全国首只碳中和主题慈善信托,初始规模为590万元。该信托的目标是,通过与国家公园合作,关注并支持一线生态守护者,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实现碳中和。
与此同时,平安积极探索绿色保险产品,相继研发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森林保险、绿色农业保险、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绿色装备保险等。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经为近4000家企业提供超过200亿元的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针对新能源产业,平安产险在电池安全、充电安全等领域探索开发了新能源车综合商业保险、动力电池责任保险、充电设施责任保险等专属产品等等。
即便2021年对中国平安而言并非传统的高光时刻,但在内外部压力背后,能清晰看见一家龙头险企的对寿险业务的改革决心和对新增长引擎的打造之力——这充分显示平安动能转换和内在价值更新正在进行时。
文 | 夏牧荑
编辑 | 李奥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