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为什么对大萧条如此痴迷|巴伦读书会
文|陈剑
编辑|彭韧
2022-06-26 19:18:03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编者按

很少有经济学家会像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一样自称为一个“大萧条迷”,在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前,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用来研究大萧条,而在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后,这些研究让他得以吸取大萧条时期的政策教训,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大萧条是美国人最深刻的集体记忆之一,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学者都在研究大萧条,伯南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对于大萧条的研究也仍然在影响直到新冠疫情后的货币政策,本文选摘自《伯南克论大萧条:经济的衰退与复苏》一书译者陈剑的序言。

本·伯南克1953 年出生于美国的佐治亚州,从小就智力超群,学业优秀。他高中毕业时斩获全美高中毕业生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并以接近满分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完成学业后,他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曾任该校经济学系主任。2006 年,他接替艾伦·格林斯潘成为美联储主席,直至2014 年交棒给珍妮特·耶伦。正是在他任职美联储主席期间,2008 年美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
伯南克自述其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对两件事情最感兴趣:20 世纪20-30 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和波士顿红袜棒球队。从那时起, 他就花费了大量时间潜心研究美国20 世纪的经济大萧条。究其一生,他都认为自己是大萧条迷,对大萧条的研究贯穿了其整个学术生涯,正是对大萧条的深入研究为他后来担任美联储主席时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伯南克论大萧条:经济的衰退与复苏》收录了伯南克与多位研究者共同撰写的9 篇关于大萧条时期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论文。尽管这些论文是在长达 20 年的时间里陆续撰写的,但它们对大萧条的产生原因、传播蔓延路径等基本观点始终一致。
总的来说,伯南克认为总需求下降是大萧条爆发的决定因素,而总需求下降由货币和金融两方面因素导致:货币因素是指当时存在缺陷和管理不善的金本位制所带来的全球性的货币供给紧缩;金融因素则是指银行业恐慌和银行倒闭潮堵塞了正常的信贷流动渠道,从而加剧了经济崩溃。
从《金融的本质:伯南克四讲美联储》到《伯南克论大萧条:经济的衰退与复苏》,翻译伯南克的著作,给了我一个跟随这位著名经济学家深度学习的好机会。1894 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写道:“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在翻译的过程中,我紧紧跟随着伯南克的研究思路,学习、体会他是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在译稿付梓之际,回顾我在翻译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是值得持续深入研究的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大萧条是人类经济生活中最为凝重悲怆的画卷之一,从伯南克书中一个个冷冰冰、硬邦邦的数字和模型里,折射出一幕幕危如累卵、千钧一发的黑暗时刻:经济萧条与衰退此起彼伏,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竭尽所能地力挽狂澜,社会文化也随之不断经历新的冲刷和洗礼。我们能够感受到美国乃至世界多数国家人民的生活从富足跌落到贫穷,仿佛看到了在垃圾堆中争抢食物的妇女和为了温饱而打工的童工。
正如伯南克在本书中所指出的:地震学家从一次大地震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胜过从许多小地震中学到的东西。同理,20 世纪20-30 年代的大萧条为我们研究经济周期对货币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影响问题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因为除了大萧条时期,其他任何时期的各种经济变量都没有在很短时间里发生过如此剧烈的变动。
伯南克通过准确、翔实的数据和较为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进行了经济学反思和阐释,探讨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并推导出显而易见的、较为明确的原因。正是通过作者反刍式的思考和对经济学史料的细致爬梳,使得本书具有了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伯南克围绕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开展了诸多研究工作,但正如他在本书中所述,关于大萧条仍有很多值得未来关注并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比如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加关注黏性工资假说在时间序列维度上的表现;还可以收集美国以外的其他多个国家更多行业领域的工资和产出数据,并对整个行业层面的工资和产出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伯南克还建议对本书中所使用的样本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工资制度及管理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列宁曾说过“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有惊人的相似”,类似的事情往往在岁月的河流中不断轮回。伯南克在本书中表示,研究当代欧洲失业问题的专家们曾经多次将20 世纪80 年代欧洲出现的严重失业问题与20 世纪20-30 年代美国的失业问题进行比较,发现其背后有着极为相似的原因。2008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有经济学家犀利地指出,2008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根源和20 世纪20-30 年代大萧条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美联储放松管制,实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信贷扩张,扭曲了市场信号。
难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痛彻心扉地表示: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尽管20 世纪20-30 年代的大萧条距今已近百年,但大萧条不能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逐渐被忘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只有透彻地研究、很好地总结大萧条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伯南克的研究态度踏实细致,研究方法规范严谨,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长期关注并持续跟踪研究。伯南克在其学术生涯中,花费了大量时间潜心研究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本书汇集了他研究大萧条时期宏观经济学的9 篇经典论文,这些论文是在长达 20 年的时间里陆续撰写的,对大萧条的产生原因、蔓延路径等诸多领域进行了细致研究。可以说,本书是伯南克穷其学术生涯钻研20 世纪30 年代大萧条的精华学术成果。
二是熟练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模型。伯南克在本书的研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娴熟地应用数学方法,用经济中的数量关系来反映经济学现象,用数学公式来表述经济学理论。通过把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经济学分析研究的数学化推动经济学研究的精细化和其研究成果的实用化。伯南克在研究中采用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基本的假设出发,运用严密的逻辑,推导出清晰的结论。伯南克在研究中还运用了极值的方法,并将极值方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单个经济要素的最大化发展到同时考虑多个经济要素的最大化,从确定条件下的极值发展到不确定条件下的极值。所以这是一本学术性极强的经济学专著,可以作为经济金融专业的参考阅读书目。
三是注重运用国际比较分析方法。伯南克认为,美国大萧条催生了宏观经济学,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过去很多经济学家片面地强调,美国大萧条只是美国的历史事件,但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转变了思想理念,深刻地认识到,美国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是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也是引发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20 世纪20-30 年代大萧条这一事件是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情况,那么对大萧条的解释都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因此,伯南克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较早地运用比较研究分析方法, 同时研究同一时期其他许多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观测和研究的数据从美国扩展到更多的国家,从严谨的计量经济学视角,大幅提升了准确识别造成全球经济大萧条因素的能力。
四是重视数据来源以确保数据质量。数据真实准确是确保研究质量的基础,伯南克在研究中非常注意数据质量,力求数据来源确凿准确。伯南克在本书的研究中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均注明了出处,主要选择国际联盟、国际劳工组织、美联储等发布的统计数据。伯南克表示,在本书的研究中,是否将相关国家列入研究样本的重要依据是关键变量数据的可获得性。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注意学习借鉴伯南克的研究方法,但千万不能生搬硬套伯南克的研究结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许多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都会受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假设条件不同, 相关结论就不一定成立。因此,正确地理解掌握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某些条件下推导出的具体结论,才是我们学习当代经济学的正确方法。
《伯南克论大萧条:经济的衰退与复苏》
原名: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
作者:本·伯南克
译者:陈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文|陈剑
编辑|彭韧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