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的选择:尼克松还是沃尔克
文 | 肯尼斯·G·普林格尔(Kenneth G. Pringle)
编辑 | 郭力群
2022-07-31 22:24:16
​虽然有人认为美联储应对通胀的速度不够快,但其行动依然起到了避免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作用。

1966年,美国股市一片繁荣,工资和物价竞相上涨,几十年来美国人第一次感觉空气中弥漫着“通胀的味道”。

《华尔街日报》在1966年11月2日的报道中问道:“我们能指望美联储以其惯用的收紧信贷操作来应对预期中1967年的高通胀吗?答案或许是不能。”

果不其然,在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折中政策的影响下,接下来的15年美国经历了“大通胀”(Great Inflation),从1968年到1983年,消费价格指数(CPI)飙升了186%,每年涨幅达到7.3%。(相比之下,2021年CPI的年涨幅为4.7%,今年的年涨幅目前估计为8%。)

更糟糕的是,两次能源危机拖累了美国经济,导致1975年和1982年的失业率分别上升至8.2%和10.8%,与此同时物价持续飙升。那次经济滞胀拖垮了许多美国家庭和企业。

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在经济上扼杀了许多美国家庭和企业。图中,一名工人在收集1971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数据。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名誉教授、《股市长线法宝》(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一书作者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说,那段时期标志着“美国战后宏观经济政策最大的失败”。

如今滞胀魅影再现。美国的通胀率处于40年来的最高水平,经济可能已经陷入衰退,股市正处于熊市,债券收益率在上升,加密货币大幅下跌,只有失业率还保持在3.6%的历史低位。 

幸运的是,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在他所说的“1970年代的教训”中为如今的美联储提供了一些指引。

“大通胀”始于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964年的减税和政府在战争(越战)与和平【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的“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两方面的支出都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1966年《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为通胀敲响警钟时,CPI达到了3%。当时的美联储由小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领导,他曾把美联储的角色定义为“在聚会渐入佳境时收走酒杯”,意指美联储必须提前收紧货币政策以免催生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 

然而当到了该结束“通胀盛宴”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写道,马丁却“不愿意加息或限制货币供应”。为什么?因为通过放慢经济增长来抑制通胀是以失业率上升为代价的,而这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马丁和他的继任者亚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分别跟随了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尼克松的步伐。

1971年8月16日,当联邦基金利率位于5.75%时,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告诉《华尔街日报》:“每个人都很清楚,尼克松总统希望利率保持在低位。”在整个70年代,利率都在5.75%水平上下波动。 

当时美联储官员认定的是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该曲线的理论是说通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反向关系。官员们认为,让经济过热一点,就能保持低失业率。 

但批评人士警告称,通胀持续上升会带来更高的通胀。由于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匹配劳动力成本,从而引发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1969年3月31日《巴伦周刊》报道称:“通胀造成的负担已经变得难以承受。”报道中提到的住房和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和当下同出一辙。“如果以史为鉴,不合理的扩张和过度投机肯定会导致经济崩溃。”

尼克松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工资、物价和租金上涨的措施(以及其他措施)作为回应,这些措施被称为“尼克松冲击”(Nixon Shock)。

《巴伦周刊》在当时的报道中抨击了“尼克松冲击”。1974年4月29日《巴伦周刊》编辑罗伯特·布莱伯格(Robert Bleiberg)撰文问道:“这些控制措施起什么作用了?尼克松政府一边假装控制通胀,一边在美联储的帮助和唆使下把造成通胀的水龙头开得更大。”

然后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了,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的石油禁运令导致原油价格在几个月内上涨了300%。经济学家斯蒂芬·B·里德(Stephen B. Reed)当时撰文指出,这是对“认为高通胀和低失业率存在简单反向关系的人极大的嘲讽”。菲利普斯曲线已死。

1974年,福特总统推出的“立即制止通胀”(Whip Inflation Now)计划在股市暴跌、经济衰退来临时成了一个笑话,《巴伦周刊》称之为“噱头”。另一场石油危机在1979年爆发。 

卡特总统1979年7月发表的那场“士气萎靡”的演讲可能是最糟糕的时刻,当时他告诉美国人:“世界上所有法案都无法解决美国的问题。”

当时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失控,政府束手无策,后果之一就是政治变革,里根在次年当选美国总统。 

另一个后果是沃尔克领导的货币政策变革。沃尔克在卡特演讲10天后被后者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他明确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抗通胀。沃尔克在1980年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直面通胀,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和失业率会一起上升,这难道不是70年代带给我们的教训吗?” 

沃尔克收紧了货币供应,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19%以上,虽然导致了“双底衰退”,但通胀和失业率都下降了,很快里根以“美国正在迎来黎明”(Morning in America)为竞选口号被提名。

如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似乎也汲取了70年代的教训。他在6月22日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表证词时说:“我们没有试图引发衰退,也不认为有引发经济衰退的必要,但我们认为恢复物价稳定是绝对必要的,这对劳动力市场和其他方面都是有利的。”

西格尔说,虽然有人认为这一次美联储应对通胀的速度不够快,但美联储的行动依然起到了让经济免遭严重破坏的作用。西格尔预计通胀将在一年内逐渐下降,这一次美国经济的“着陆”肯定不会像“大通胀”之后的“着陆”。

本文作者肯尼斯·G·普林格尔是一名财经新闻记者和历史学家。

文 | 肯尼斯·G·普林格尔(Kenneth G. Pringle)

编辑 | 郭力群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英文版见2022年7月27日报道“How the Fed’s Response to Inflation Now Can Avert a 1970s-Style Crisis”。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