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金融,也能在华尔街立足吗?
彭韧
2019-07-21 22:45:50
学文科悔一生?不少华尔街顶级投资人都来自于哲学、历史学和艺术史等人文学科。

编者按:虽然美国大学本科侧重通识教育,也比中国大学更容易转专业,但是仍然有超过百分之十的美国人表示非常后悔自己大学时所选择的专业。根据巴伦此前报道《填志愿前,先看看美国人最后悔的大学专业》,后悔比例最高的专业是人文学科,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科学这些实用学科则是后悔比例最低的专业。

看起来,大学专业这个当初也许并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了很多人的职业路径和发展上限。不过,美国畅销书作家乔治·安德斯并不这么认为,通过对美国多个企业跨行业多场景的调研,他认为行业间可复用的可迁移能力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养成,拥有五种“批判性思维”的人相较之下能获得更多、更棒的机会,也能走得更长远。这五种能力分别是探索、洞察、制定规则、说服和连接,它们也是跨行业间能力迁移的核心技能,而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乔治·安德斯认为,这五种核心能力从人文学科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滋养。

在《能力迁移》这本书中,安德斯指出,你所学的专业不能限制你选择职业的能力,仅仅获得专业学位并不能保证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练就行业间可迁移的技能,比学习能力更重要,公司需要的是能够进行能力迁移的人才,这些人可以为公司担当各种类型的角色。

安德斯用金融界作为一个例证,不少华尔街顶级投资人并非来自实用的金融专业和理工类专业,而是来自于哲学、历史学、艺术史和政治学等人文领域。比如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先锋基金首席执行官比尔·麦克纳布,富达投资首席执行官阿比盖尔·约翰逊和著名的主动投资者卡尔·伊坎等等,卡尔·伊坎曾说,哲学给投资的一大帮助就是看你在混沌不明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互相矛盾的情况下能不能正常行事,而曾经是卡尔·波普弟子的索罗斯则更愿意外界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投资家。

本周“巴伦书摘”从《能力迁移》这本书的《跨界融合解决具体问题》这一章中节选了部分内容,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杰出投资者是凭借什么才能在华尔街立足。

 

华尔街有没有非实用学科学位?你或许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文凭证书。在一般人的常识里,大多数金融部门的员工都是从孩童时期起便喜欢赚钱的人,长大之后他们选择继续攻读经济学或金融学学位,这样他们就能以最快的效率追逐财富。但也并不尽然,那些擅长专业投资的人调查发现,他们的教育背景多元化。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资金管理人员中居然大部分人拥有非实用学科学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哲学学位。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哲学,然后投资创建《福布斯》杂志,后者估值约为249 亿美元。在诸如《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等作品中,索罗斯认为他一生都在探索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功的交易策略是以产品为乐。

他最喜欢的探索领域是:大众心态在最终瓦解之前得以保持现状,并能暂时扭转乾坤的方法。通过利用他称之为“反身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flexivity)的动态,他已经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石油股票、英镑投机等交易记录。投资成功令他一举成名,但是用索罗斯自己的话说,“抽象是第一位的”。

美国最大的两家共同基金公司先锋(Vanguard)和富达(Fidelity)都是由有非实用学科背景的人经营的。先锋基金首席执行官比尔·麦克纳布(Bill McNabb)大学期间在达特茅斯学院修读政务专业,富达首席执行官阿比盖尔·约翰逊(Abigail Johnson) 曾在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学习艺术史。

他们两人都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故而通常可以在专研业务指标的会议中保持良好状态。尽管如此,两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承认,他们公司最好的环境是需要一个好奇、开放的视角,而不是被电子表格限制思考。约翰逊在2013 年告诉福布斯网站:“不要认为其他人已经做的事情就是答案。有时候是,但是你必须要考虑超越它。对于你和你的公司来说,正确的答案可能并不是以前做过的事情。” 

大规模投资一个极其费神的领域,专业投资者总是不断地在阅读学习。他们加入诸如外交关系委员会等机构,部分原因或许就是 他们想要就地缘政治获得更深的见地,以此来帮助他们赚钱;另一部分原因或许是一些非现实功利性因素,毕竟诸如共同探讨中国的未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最终相当多的人会成为大学校董会的董事,使得他们与学术界重新建立联系。甚至在一些会议中,即使是寻找廉价股票的做法也是以准学术的方式进行的,而与会人士大多都是纽约的重要股票经纪人,他们在会上通常都会受邀发表一些令人颇为费解的演讲。

美国最具“战斗力”(同时也是最成功的)的投资者之一是卡尔·伊坎(Carl Icahn),一个留着胡子、健谈的人,他以擅长投资业绩不佳的公司,获得公司股份后,向对方施压要求进行战略调整而享誉业界。一旦遇到高管们的抵制,他就对他们施加压力,不需多久,高管们都会纷纷缴械投降。

20 世纪90 年代初,我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做记者,在伊坎处于舆论旋涡时我曾对他进行过六次电话采访。每一次采访,我都对他渴望分析双方立场的迫切之情而感到震惊。我一直等到他明确地解释为何自己的方案可行,为何管理层执意反对,另一方在交易中究竟会损失什么,以及为何他期望自己的观点能够获胜等诸多疑问之后,才结束我们的电话访谈。在访谈期间,他一直都表现堪称完美,既有尖锐的观点,又显得彬彬有礼。

在这些采访尚未发生的多年之前,伊坎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哲学专业,他的毕业论文题为“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The Empiricist Criterion of Meaning)。我找到了一份该论文80 页的副本,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日后他那著名的论辩风格,可谓是这些风格的早期痕迹。

“我们怎么知道糖溶于水”,大学生伊坎问道,“我们该做一个实验。我们如何知道打字机不会溶于水?我们是根据水和金属的有关知识推断出来的。”实验、推断,他反复地在这两者之间发展自己的理论,直到最后,伊坎才背叛了他曾热切追求的哲学问题。

这位大学高年级毕业生认为,专家没能充分界定意义的内涵,都有可能马上柳暗花明。就好像我们一直居住的普通城市,“突然发现拥有大量黄金和沙子的同质混合物”一样。如果黄金可以从沙子中分离出来,将会证明更有价值。从那时起,哲学家伊坎就一直在分离着沙子,所以他可以积累170 亿美元的财富。 

在西海岸,人文专业的人会选择另外一种不同类型的投资方式,即通过风险投资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每年,《福布斯》杂志都公布年度最佳创投人榜单,每年都有100 名风险投资家荣登这个备受瞩目的榜单,而其中非技术、非商业背景的投资人比例令人吃惊。

耶鲁大学音乐专业的马特·科勒(Matt Cohler)就曾跻身前100 名投资明星之列。另一个特例是彼得·芬顿(Peter Fenton),他1994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科勒与芬顿两 人都供职于基准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是eBay、Dropbox、Snapchat 和推特的早期投资者。

每当被问到他们的投资诀窍时,两人给出的答案总是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几个字。他们很适应状况不明的工作语境,他们希望自己所寻觅的管理层人员不仅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且还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芬顿指出,以非实用学科背景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后,你问的问题“本质上都相对宽泛”。而这通常意味着你的问题超越了产品和工程技术本身,有利于寻求到真正深刻的见解,发现那些最有可能成就伟业的企业家和企业。

领英最著名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现在兼任格雷洛克(Greylock)风投公司的风险投资家,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符号系统学士学位。该学科是心理学、语言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跨界融合。

霍夫曼表示,大学期间浸染多种学科是非常有益的。如今作为投资专家的霍夫曼将重点放在更雄心勃勃的事情上,而不再仅仅关注那些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公司 ,如今的他要“通过技术融资和创业精神来改善人类生态系统”。

“投身在人文学科的海洋,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观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对于非实用学科毕业生而言,这种黑格尔式的对峙使得投资既令人恼火又分外迷人。”西北大学哲学系毕业生丹·奥克非(Dan O’Keefe)如是说。

奥克非如今在位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工匠合作伙伴(Artisan Partners)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对冲基金项目,在他看来,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人,你需要具备两个彼此间几乎不兼容的特质,或者至少必须要有一些能缔造对峙的品质。你需要秉持绝对的信念,坚信无论他人做何评判,你都能成功地打入市场,并且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回报手段。但是与此同时,你还需要绝对的谦逊、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即便他们能推翻你之前的所有工作。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