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业绩超出预期,京东如何实现“三方受益”?|公司观察
文 | 扶苏
编辑 | 喻舟
2023-11-17 22:43:53
通过从供应链中“挤水分”,京东节省资金惠及用户和品牌,最终达成消费者、品牌、商家的“三方受益”闭环。
京东集团(JD.O、9618.HK)最新的季度财报表现又一次超出市场预期。

11月15日公布的京东三季报显示,集团实现收入为人民币2477亿元,同比增长1.7%;经营利润为93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7%;每股收益5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57元。
本财季,京东收入超出分析师普遍预计的2466亿元。同时,得益于供应链持续优化,京东净利润也高于市场预期,投资者担心的“让利”影响盈利情况并未出现。
“三季度,集团取得稳健的收入表现,利润水准达到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我们在价格竞争力和平台生态建设方面的主动努力及供应链优势。”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当日,京东公告称,许冉将兼任京东零售CEO。
从业务板块来看,京东零售收入为2121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京东物流收入为417亿元,同比增长16.5%;达达收入同比增长20%至29亿元;新业务收入低于去年同期,为38亿元,主要由于国际业务规模缩减。
京东集团各业务板块收入
单位:人民币亿元
制图:《巴伦周刊》中文版
“稳中有增”背后,是京东不断强化“三方受益”模式——在不牺牲平台利润的基础上,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商品打出真低价”“商家给予真补贴”“服务保持真投入”。这一模式也让京东今年的业绩稳步提升。前三季度,京东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786亿元和208亿元,同比增速为3.7%和100%。
在消费市场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电商平台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过去。凭借供应链优势,京东在保证收入稳增的同时强化盈利能力,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可以跑通的发展路径。
三季报公布后,资本市场也快速给出了反馈——截至11月15日美股收盘,京东股价上涨7.04%至28.59美元;截至11月16日港股收盘,集团股价增长1.98%至108港元。《巴伦周刊》46位分析师给出京东股票的一致评级为“买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方受益”模式全面印证
年初以来,国内头部电商平台持续推进“低价策略”,以低价换市场成为朴素而有效的行业共识。今年3月,京东“百亿补贴”上线,在618、11.11等大促节点有效拉动了平台销量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11.11,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近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今年1-9月新入驻的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采销直播凭借“不收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就是更便宜”,吸引超过3.8亿人数观看。
低价策略之外,消费者感受颇深的还有京东服务升级——8月23日起,普通用户自营免邮金额门槛从“99元”降至“59元”;PLUS会员购买京东自营商品享受不限次数、不限单价、不限额度的全年免邮服务。
与此同时,京东快递在业内率先推出“1小时未取件必赔”“全程超时必赔”“派送不上门必赔”三大服务承诺。针对用户痛点,京东还提供了价保、上门换新等200余项服务,其中首创、独有的服务达到80余项。
上面一系列举措,源自京东推崇的“消费体验公式”——(产品+服务)/价格≥1(客户预期)。数字大于1越多,用户就越会感到超值。因此,京东的低价模式并非牺牲产品和服务,而是让消费者、商家和京东三方受益。
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回应“低价策略”表示,集团并没有将重心从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或服务于高端市场转移,而是通过提高价格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实力,决不允许任何劣质或假冒产品出现在京东的平台上。
对于受益另一方——商家,京东同样让出足够利润空间,助其投入产品研发、提升服务。三季度,“春晓计划”升级了20项商家扶持政策,例如将部分商家的90天“0元试运营”期限无限延长,拓展个人及个体户商家低至零类目的技术服务费率等。
本财季,京东入驻商家和活跃商户数量加速扩张,均达到历史新高,3P订单量和3P活跃用户数量保持同比增长。此外,随着订单频次增加,用户的参与度也在改善,用户净推荐值(Net Promoter Score)同比和环比都得以提升。
许冉用“备受鼓舞”表达三季度取得的进展,包括商家数量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用户购买行为的改善等。“凭借为用户和业务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明确策略,以及着眼未来进一步优化的价值主张,京东处于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有利位置。”许冉说。
11.11期间,京东为商家提供了20亿补贴和全域流量扶持,平台的成交额、订单量、用户数齐创新高,“三方受益”模式被又一次印证。
“让利”与盈利如何兼得?
对京东而言,“百亿补贴”“59元免邮”等让利举措并非没有损失。三季度,集团履约开支同比增加6.1%至152亿元,主要因为采用更低的免邮门槛。而第三方商家获得流量扶持后,增加的收入却不计入集团财报。
不过,集团收获了更多利好。报告期内,包括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日用百货在内的商品收入达到1953亿元,较去年同期维持稳定。据京东集团CFO单甦透露,三季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核心品类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日用百货品类势头逐渐向好。
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7月至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变动依次为-0.3%、0.1%和0%。在此环境下,京东的增长也提振了消费情绪。
同时,京东的收入来源向着更加轻量化、利润率更高的服务业务倾斜——平台及广告服务、物流及其他等服务本财季收入为524亿元,同比增长12.7%,占集团总收入比重首次突破20%——达到21.2%。 
京东服务收入占比趋势
制图:《巴伦周刊》中文版
这意味着,京东在“低价抢夺用户心智”的电商战场上,逐步实现了差异化——在保证低价的同时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京东视为最低价格和最好服务购买优质产品的平台。”单甦表示。
供应链优势是支撑上述差异化能力的基石。截至三季度末,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7%,达到1486亿元。
本财季,京东MALL、京东之家等50余家线下门店在宁波、上海等地陆续落地。京东3C数码门店累计推动47家京东之家、京东电脑数码新店开业,覆盖北上广深等城市。此外,京东到家已与超过40万家实体门店达成合作。
另一方面,同比增速高达16.5%的京东物流业务,目前运营超过1600个仓库,仓储网络(包括云仓生态平台)总管理面积超过3200万平方米。
曾经,前期高投入的重资产模式让京东遭受外界质疑;如今,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力正在驱动京东体系爆发出持续生命力——三季度,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达到298亿元,连续五个季度占比约七成;库存周转天数为30.8,同比、环比双降。京东物流(2618.HK)财报显示,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89%至8.4亿元,达到上市后同期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强大的供应链能力逐渐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例如,通过建设全国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京东帮助新疆伽师果商的物流成本降低约20%,直接带动当地新梅产业增收超过10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超过12000元。
三季度,消费市场增速趋缓是京东等零售商和电商平台绕不开的压力点,维持业绩稳步增长并非易事。在此过程中,京东用实践证明,“让利”和盈利可以兼得——通过从供应链中“挤水分”,节省资金惠及用户和品牌,最终达成消费者、品牌、商家的“三方受益”闭环。
伴随中国经济四季度稳步复苏,终端消费市场也在逐渐修复。“三方受益”模式的后续效果,将在京东四季报中进一步明晰。
文 | 扶苏
编辑 | 喻舟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09821号-1
  • 法律声明: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 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Juankang@barronschina.com.cn